2014股市行情回顾,2014股票行情怎么样
2014年A股已完美收官,截至周三收盘,上证综指报3234.68点,年涨幅为52.87%;深成指报11014.62点,年涨幅为35.62%;创业板指报1471.76点,涨12.83%。值得注意的是,上证综指去年以超50%的涨幅成为全球股市当之无愧的王者。不仅超越了牛气冲天的美股(标普全年上涨13.1%),而且将第二名印度股市(全年29.44%)远远甩在身后。通过梳理2014年A股运行脉络,我们可以将其上涨分为三个阶段,从中帮助投资者厘清投资思路,并为2015年投资确立方向。回顾 2014年A股行情分三阶段
阶段一、1974点前后短线反弹
2014年1月20日至2月20日,沪指迎来年内首个短反弹,期间累计上涨6.67%。从大小盘指数对比来看,中小板、创业板同期上涨8.92%、8.57%,成长属性依旧明显,而大盘指数更像是连续阴跌后的技术性反弹。2013年12月4日至反弹开始前,沪指累计跌幅超过10%。
数据显示,在上述时间段,一级行业中有12个板块涨逾10%,由通信、电气设备、计算机、休闲服务组成的领涨群体涨幅在15%左右,银行、采掘、非银金融垫底。以概念分类,新兴产业表现强劲,网络安全、智能物流、移动支付等11个板块涨逾20%。
3月12日至4月10日,沪指在探底1974点后再度迎来阶段性回升,期间累计上涨6.65%。与此前短反弹不同的是,期间中小板震荡走低,创业板则一路下行,大小盘分化迹象渐显。而贯穿其间的区域一体化、优先股试点成为大盘股的幕后推手,也是指数上涨的重要因素。
数据显示,在上述时间段,建筑材料、非银金融、房地产涨逾10%,银行、建筑装饰、汽车等多个权重板块亦有强势表现,而计算机、传媒、医药生物则排名垫底。以概念分类,区域板块十分抢眼,京津冀、中朝、深圳前海、北部湾、上海自贸区排名靠前。
阶段二、估值修复型慢牛上涨
7月1日至11月21日,沪指迎来一轮近5个月的趋势性上涨,期间累计涨幅达到21.24%,中小板、创业板的同期涨幅为13.15%、7.13%。由此不难看出,大小盘股的分化进一步加剧,而从原因上看,沪港通开闸预期、区域经济加速推进、国企改革,以及IPO在实施总量、节奏控制后开闸等因素,使大盘蓝筹的估值修复持续推动指数走高。
数据显示,在上述时间段,一级行业全盘飘红,四分之三涨幅超过20%。其中交通运输、建筑装饰、钢铁涨逾40%,非银金融、公用事业、机械设备等7板块涨幅超过30%。以概念分类,除苹果概念小幅下跌外,其余全盘上涨。区域板块优势进一步显现,其中福建自贸区、中朝经济区、粤港澳自贸区、中日韩自贸区涨逾50%,排名前四;海峡西岸、舟山新区、北部湾自贸区亦跻身前十。
在个股方面,同期共有2381只个股上涨,占到总数的九成以上,其中近半数以上的个股涨幅超过30%,尤其以兰石重装为代表的新股表现抢眼,上市后连续“一字板”比比皆是。
总体上,该上涨阶段权重股估值修复引领市场走向,风格上趋于普涨,大小盘股虽有分化,但多半体现为主流领涨与被动随市上涨的区别,并未出现大涨与大跌的极端行情。
阶段三、资金推动型疯牛暴涨
11月21日晚间,央行两年来首度降息的消息发布,自降息后首个交易日(11月24日)至年末的月余时间内,大盘进入疯牛暴涨阶段,累计涨幅高达30.07%。同期中小板、创业板震荡回落,尤其在12月下半月,两者分别下跌7.16%、11.21%,“二八”行情逐步极端化,甚至“一九”行情也频频上演。
数据显示,在上述时间段,一级行业中有13个板块涨逾10%,但分化十分显著。其中非银金融、建筑装饰暴涨79.70%、62.74%,银行、采掘、钢铁、房地产涨逾30%,构成了领涨第一梯队和第二梯队;而电子、计算机、传媒、医药生物、休闲服务在如此的“大好光景”中则逆势下跌。
在个股方面,同期共有1014股上涨,占总数的39.12%;但跑赢大盘的个股为227只,仅占总数的8.76%,多数为金融、机械、资源品、基建运输类央企。在下跌股中,有794只个股跌幅超过10%,中小板、创业板股共有524只,占到66%,其在2013年平均涨幅超过50%,像中青宝、上海钢联等2013年翻倍牛股也有72只。
除短期涨幅大、市场波动大、大小盘极度分化之外,成交量陡增也是该上涨阶段的重要特征。期间沪市累计成交131512亿元,日均成交4697亿元;A股市场2次出现单日成交破万亿的壮观景象。
据统计,截至12月30日,本轮反弹两融余额由7823.63亿元攀升至10286.60亿元,其中融资余额由7776.66亿元攀升至10210.36亿元,累计增幅均超过31%。期间累计融资买入额为33048.17亿元,占同期两市总成交的15.41%;而在2014年1月1日至11月21日,融资买入占比不过11.55%;2013年的占比仅有7.10%。即便考虑两融扩容影响,杠杆资金的推升效应依然较为明显。
2014年,在全球股市低迷不振甚至连连走低时,A股却以独立性的上涨行情鹤立鸡群,让经历了七年熊市的股民直呼“看不懂”。在年末近60个交易日里, 欧洲、亚太市场多数走低,北美市场只有美国三大股指走高,但表现远不如A股指数。上交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19日,两市总流通市值达到了 361986亿元,晋升全球股市榜眼。
蓝筹崛起大盘股飞上天
2014年12月19日,在蓝筹股一片“涨声”中,沪指一举突破3100点整数大关,再创反弹新高。沪指从今年1月2日以2112点开盘,截至12月23 日收于3032点,累计涨幅达43.5%。A股的大幅上涨不仅摘下了中国7年熊市的帽子,总市值超越日本成全球第二大股市,连续数日破万亿的单日成交量更 是创下了全球资本市场的新纪录。
根本停不下的个股涨停中,连续24个涨停的兰石重装,22个一字板的中科曙光,冲上200元高峰的朗玛信息,无不让股民们激动。
大盘股飞上天。统计显示,中国中铁涨幅248%,中国中冶上涨200%,中国铁建上涨185%,中国建筑上涨129%;银行股平均上涨50%;保险股全部跑赢大盘。
券商股频秀集体涨停潮
疯狂的大盘伴随着疯狂的券商股,作为A股本轮行情的绝对龙头,券商股集体涨停是市场的一大亮点。从全年的表现来看,光大证券、兴业证券、中信证券、招商 证券等股全部翻倍。此前,券商股历史上第一次集体涨停出现在12月4日,时隔一周多,12月16日又爆发第二次集体涨停。
A股市场对券 商股的疯狂追捧终于在12月17日这一天结出硕果。11月21日-12月17日,A股券商“一哥”中信证券累计涨幅高达124.32%,期间还录得4个涨 停板。中信证券迎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刻,截至12月17日收盘,中信证券总市值3608亿元,约合582.5亿美元,仅次于高盛、瑞银、摩根士丹利这三家 全球顶尖证券公司,位居全球第四位,远远超越野村证券,成为亚洲第一大券商。
对于起步较晚的中国券商来说,能够跻身世界第四、亚洲第一,无疑是一件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事情。
回顾2014年,不难发现随着多家券商再融资、杠杆的提升、个股期权、T+0的推进,券商被边缘化的局面逐步被改变。股市注册制的实行使得企业股权融资 更加便利,行政审批放松后券商在IPO中的地位及作用显得更为重要,券商投行业务的收入增加,这轮行情下,券商昂首重回了舞台。
沪港通遭遇“南冷北热”
11月17日,历经半年多的筹备,沪港通试点正式启动。一个月来,沪港通呈现出了鲜明的南北冷热不均的特征。
来自沪深证券交易所的数据显示,截至12月16日,沪股通3000亿元总额度已使用669.6亿元;港股通2500亿元总额度仅使用88亿元。
而从单日额度使用情况来观察,除开通首日沪股通用完130亿元额度外,其余交易日双向交易都欠活跃。公开统计数据显示,11月17日开闸至12月16日 的22个交易日内,沪股通资金流入总量为635.27亿元,平均单日流入金额为28.88亿元;港股通资金流入总量为109.78亿元,单日平均不足5亿 元。
不过,在近期内地股市持续放量的背景下,最近15个交易日沪股通单日余额维持在100亿元上下,其中超过半数交易日超过110亿元。
2014年股市关键词
退市
被称为“史上”最严的退市制度11月17日正式实施。退市制度的发布,意味着A股不再只是“只进不出”,这对于整个市场的价值体系重估有着十分重大的影 响。新退市制度除了将考验市场中交易类、财务类不能达标的上市公司外,还强调涉及欺诈发行、重大信息披露违法等两类违法行为的上市公司,将被强制退市。
沪港通
今年11月17日,“沪港通”在沪港两地同时启动。自11月17日至12月17日收盘,沪港通开通一个月以来,沪股通3000亿元总额度中,剩余2322亿元,累计有678亿元流入A股市场;港股通总额度2500亿元中,剩余2410亿元,累计90亿元流入港股市场。
2014年股市大事记
1月9日
奥赛康IPO临时叫停,两个多月后,公司新股发行不但未择期重启,调查结果至今未公布。
4月10日
证监会正式批复开展互联互通机制试点。证监会指出,沪港通总额度为5500亿元人民币,参与港股通个人投资者资金账户余额应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沪港通正式启动需6个月准备时间。2014年11月17日,沪港通开通仪式在香港交易所举行,标志着沪港通正式开通。
6月18日
IPO二次重启正式启动。
11月19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年内第二次提到新股发行注册制。与3月25日首次提及时不同,第二次用到“抓紧出台改革方案”的措辞。
12月5日
沪市单日成交6392亿元,深市成交4348亿元,两市共成交10740亿元,刷新A股历史新高。资料显示,此前单一国家股市单日成交纪录,是由美国股市于2007年创下的995亿美元(约6100亿元人民币)。
12月19日
沪指站上3100点大关,创下了自2010年11月份以来四年多的新高。
文章引用数据来源知名财经网站,如东方财富网,新浪财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