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欣新新浪博客:怎么样对股票进行补仓?
一、关于补仓涉及两个问题:1 该不该补仓
我的观点是补仓一定要慎重。最好是不要补仓。
今天有个粉丝问我:“长春高新大跌了,能不能补仓?”
他提出这个问题就已表明了他不适合补仓。因为这表明了他不了解长春高新当前的基本面情况。如果他真的很了解长春高新当前的情况,他也没有必要来问我应不应补仓。他自己就做出决定了。
当股民对自己持有的股票缺少了解、信心不足的时候为什么还要考虑补仓这件事呢?
无非是想降低持股成本而已。但降低持股成本的前提是持股者能确认自己持有的股票当下离底部不远或者能确定它当前的股价处于低估。很显然,这位提问的粉丝是不能确认这些的。
我以前有个朋友在60多元对四川长虹进行补仓,但四川长虹不断下跌,他一直补到股价8元,花光了100万元后没有钱补仓了。但长虹却依然没有停止下跌的脚步,最后跌到二三元钱才止损。
想想看,如果他没有补仓,他在这只股票上的损失只有几万元。他完全有可能可以通过其它的股票把这几万元损失赚回来。但是他现实却是选择补了仓,结果他最终的损失却是几十万元!
他的问题根源在于对四川长虹的基本面不了解,不清楚四川长虹的基本面已发生重大恶化。他盲目地想摊低自己的持股成本,最后却发现这是个无底洞。
补仓的根本原则是——对基本面不是很了解的公司不要补仓,只对非常了解的公司进行补仓。
作为普通股民大多对上市公司的基本面了解不深入,大多对上市公司股票大跌的根本原因缺少了真正了解。因此,对于绝大多数股民不补仓才是最好的选择。
持有的股票暴跌这件事本身就说明了我们所持有的股票有可能存在我们所不知道的风险。在风险不明的情况下,绕着走都怕来不及,为什么还要补仓呢?
A股有好几千只股票,为什么一定要和自己持股暴跌的股票过不去呢?买其它的股票不香吗?说来说去,就是股民内心的“沉没心理”作怪。就如买了电影票,但发现电影实在不好看,但是心疼购票钱,就要硬着头皮也要把电影看完。娶了媳妇后,发现不适合自己。但是因为已花费了很多时间和金钱,就决定硬挺着过一生。
我个人对自己持有的股票大跌,是区别对待的。对其中自己了解泛泛的公司,我是坚决不补仓的。对自己非常了解的公司进行适当的补仓。但也不会过于补仓。因为我担心自己一旦看错,由于补得过多而造成未来无法弥补的重大损失。
2 怎么样补仓
如果一家公司的基本面自己非常熟悉,而且断定补仓的成功概率近于100%,这种情况下就要考虑怎么样补仓了。
补仓时第一要考虑的是自己的资金是有限的。补仓的次数必然是有限的。
补仓位置一定要和原持股成本的位置较远。
也就是说你被套30%以上你才需要考虑补仓。如果你只被套10%或20%,你完全没有必要进行补仓。因为10%、20%的跌幅在以后的时间里很容易涨回来。没有必要冒风险加注资金。有的股民自己的股票浮亏5%就开始补仓,亏10%时再次补仓,股价下跌到15%,然后继续补。最终所持有的股票被套30%时,已无钱继续补仓了,结果造成了自己的全军覆没。
我的经验是被套30%以上时补一次仓,被套50%以上时再补一次仓。然后就不补了。即使它再度继续下跌30%我也不补仓了。原因是补仓补的少的结果最多也就是在以后的大涨中赚得少些而已。如果补仓补进了自己的所有,一旦补错了,那么等着自己的将是无间地狱。
我的补仓原则是在补仓中可以少赚、少亏,但绝对不允许有大亏的可能性出现!补仓补进自己所有的资金,那就是出现了大亏的可能。
这种补仓方式会使在自己补完仓后,手里还有剩余的资金。这时我会采取“围魏救赵”的方式,我会买其它股票——我绝不相信自己持有20只股票,每只都出现了黑天鹅事件。
二、补仓操作的六要点
1、跌幅达到要求再补仓;
短线至少有8%左右的调整,长线15%的调整,前提是得股价出现止跌,比如出现阳包阴大阳线、出现连续的长下影线、出现圆弧底(圆弧底右侧呈现放量状态)、双底、头肩底等形态。
2、结合大盘,企稳补仓最佳;
大家一定要结合大盘的情况来看,要等五日线走平,连续出现三根及以上的横盘的阳线,这个时候我们才考虑大盘的企稳,会走出一波反弹的趋势。
3、补仓一定要补强不补弱;
如果K线没有太大波动,就没必要去补仓,因为整体并不活跃,没有太多资金参与,那你补仓这类的股票很难有起色,只能放弃掉,不然补进去又被动了。
4、补仓的仓位分配;
分批次的进场去补,一般都会分1到2次去补仓,第一笔进去调整多少个点,我再去补仓,又或者第一笔之后突破了关键的位置,再去补仓一次,如果说补仓之后,还是不行,这个时候就需要考虑换股,换股可以考虑等价换股,找一个价格差不多的,但是是趋势向上的。
5、问题股不能补仓;
爆炒过的股票或者有退市风险股票不能补仓,基本面没有问题,没有出现大亏损,更是向上走,具备投资价值,才是可以补仓的。
6、补仓之后要做差价;
补仓是为了降低成本,是为了早点解套。股价出现反弹触及到短线的压力位的时候,把补仓的T出来,回到支撑位了再T回来。
文章引用数据来源知名财经网站,如东方财富网,新浪财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