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8099晶晨股份股票目标价2023年最高112元,上半年净利润1.85亿元
晶晨股份(688099):23Q2增长显著 AIOT SOC多产品线并进类别:公司 机构: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许兴军/王亮/耿正/谢淑颖 日期:2023-08-17
核心观点:
Q2 营收和净利润环比增长显著。公司发布2023 年半年报,公司23H1实现营收23.50 亿元,归母净利润1.85 亿元。23H1 公司研发人员相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70 人,研发费用约6.08 亿元,相较去年同期增加约0.42 亿元。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影响后,23H1 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56 亿元。单季度看,23Q2 公司实现营收13.15 亿,同比-19.12%,环比+27.06%;本季毛利率33.07%,上季37.40%;本季实现归母净利润1.54 亿元,同比-50.93%,环比+406.86%。23Q2 在A 系列、T系列、W 系列的带领下,公司各产品线呈现了不同程度的环比增长,营收增长产生的规模效应进一步带动公司盈利能力恢复。
多媒体智能终端SOC 和汽车电子芯片进展明显。2022 年公司发布了包括首颗8K 超高清机顶盒SoC、新一代12nm 的T 系列高端电视SOC 等在内的多款新产品。系列新产品有望在23 年放量。公司汽车电子芯片包括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芯片和智能座舱芯片,2022 年公司汽车SOC 进一步导入国内多个车型,包括但不限于极氪汽车、创维汽车。
Wi-Fi 6 芯片有望搭配SoC 快速增长。公司新一代无线连接芯片(Wi-Fi 6 2×2)已于2022 年12 月预量产。Wi-Fi 6 产品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场景,完善了公司的无线产品系列。基于公司SoC 主控平台优势,并随着新产品推出,公司Wi-Fi 芯片将进一步与公司主控SoC 平台广泛适配并配套销售,并驱动公司无线连接芯片业务进入新的增长通道。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3-2025 年EPS 分别为1.88、3.01、4.11 元/股。参考可比公司估值和公司长期成长性,给予公司23 年60xPE 估值,对应合理价值112.77 元/股,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竞争格局恶化风险;新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
晶晨股份(688099):第三季度营收望进一步环比提升
类别:公司 机构: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胡剑/胡慧/周靖翔/叶子 日期:2023-08-17
2Q23营收环比增长27%,3Q23营收望继续环比提升。公司2Q23实现营收13.15亿元(YoY -19.1%,QoQ +27.2%),归母净利润1.54 亿元(YoY -50.9%,QoQ+406.9%),扣非归母净利润1.34 亿元(YoY -55.9%,QoQ +462.7%)。公司1H23实现营收23.50 亿元(YoY -24.4%),归母净利润51.85 亿元(YoY -68.4%),其中股份支付费用0.77 亿元,对归母净利润影响0.71 亿元,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影响后,1H23 归母净利润为2.56 亿元。公司预计3Q23 营收有望进一步环比提升,但具体业绩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产品结构变动导致2Q23 综合毛利率下降,存货继续保持健康水位。2Q23 综合毛利率为33.1%(YoY -5.2pct,QoQ -4.3pct),报告期内A 系列、T 系列、W 系列产品线均呈现不同程度的环比增长,其中毛利率较低的T 系列销售占比提升以及主要晶圆代工厂年初涨价为2Q23 综合毛利率环比下滑的主因,公司各产品线毛利率和价格均稳定。截至2Q23 末,公司存货11.43 亿元(YoY-5.2%,QoQ -12.9%),继续保持健康存货水位,随着营收恢复,公司存货周转天数下降至156.7 天(QoQ -20.3%)。
研发投入持续增强,携优质客户继续提升全球市场占比。1H23 公司研发费用6.08 亿元(YoY 5.7%),研发人员较1H22 增加170 人,新一代面向智能影像、智能显示、智能机顶盒、机器人等领域的芯片开发项目顺利推进。随着消费电子行业逐步复苏,公司依托自身的全球化稳定优质客户群和SoC 的平台优势,进一步加大优势产品的拓展、加快新产品的导入与新市场机会的开拓。
公司A 系列SoC 芯片适应丰富多元AI 智能应用场景,在AIGC 推广浪潮中,被国内外大客户采用;Wi-Fi6 2T2R 芯片即将进入商用量产;和全球主流电视系统生态及知名客户合作深入,T 系列芯片有望继续实现显著成长。
投资建议:国内领先智能终端SoC 设计公司,维持“买入”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 年营收63.71、80.15、101.27 亿元,归母净利润8.42、12.73、18.48 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3-2025 年41.1、27.2、18.7倍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需求不及预期;新品研发导入不及预期等。
文章引用数据来源知名财经网站,如东方财富网,新浪财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