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633开立医疗2022三季报业绩分析,开立医疗股票目标价2022
开立医疗(300633):规模效应持续体现 整体经营持续向好类别:创业板 机构: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罗佳荣/朱新彦 日期:2022-11-08
核心观点:
Q3 收入高增长,利润端向上趋势不改。公司发布22Q3 季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收入12.51 亿元(YOY+33.10%),实现归母净利润2.45亿元(YOY+76.09%);单季度实现收入4.16 亿元(YOY+39.80%),单季度归母净利润7056 万元(YOY+132.80%)。22Q1-3 销售毛利率达64.72%,同比下降1.21pp,环比下降0.5pp。净利率增长明显,达19.61%,同比上升4.79pp,环比下降1.32pp。
规模效应持续凸显,费率稳中有降。22Q1-3 整体费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销售费率同比下降5.18pp,管理费率同比下降1.23pp,研发费率同比下降1.05pp,主要系超声和内窥镜业务营业收入增加所致。
产品多点开花,超声稳定增长,内镜高速增长。(1)超声方面,公司海外业务逐步恢复,受益60 平台的认可度提升及交付能力优势,增长较快。根据公司披露,新一代超声产品预计今年底或明年初推出,助力公司攻克高端市场。医疗设备贴息贷款政策加速落地,促进各级医疗机构设备采购需求提升;(2)内镜方面,软镜镜体产品矩阵涵盖各层次,根据公司披露,明年注册十二指肠镜,年初获批的光学放大等产品已经实现少量销售。硬镜产品线基本完成构建,预计今年底或明年初推出荧光硬镜,并在明年推出下一代硬镜平台。未来,公司有望依托自身超声优势,推出“超腹联合”的临床解决方案,更好的满足临床需求,实现厂家、医生的共同提升,建立公司在硬镜领域的独特竞争优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2-24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4 亿元,4.48 亿元和5.69 亿元。对应EPS 为0.78 元/股、1.02 元/股和1.33 元/股。综合考虑公司行业地位及业务成长性,给予公司23 年PE65X,对应合理目标价值为66.49 元/股,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推广不及预期、销售推广不及预期;核心产品市场竞争加剧等风险。
开立医疗(300633):三季度业绩超预期 超声与内镜齐发力
类别:创业板 机构: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杨松/张雪 日期:2022-11-03
事件:
2022 年10 月24 日,公司发布2022 第三季度报告:2022 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16 亿元,同比增长39.80%;实现归母净利润0.71 亿元,同比增长132.8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62 亿元,同比增长131.02%;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2.37 亿元,同比增长195.02%。公司业绩综合增长幅度超出市场预期。
点评:
超声与内窥镜增长趋势稳步向上,现金流水平改善明显2022 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2.51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11 亿元,同比增幅33.10%,营收增长主要系超声诊断设备和医用内窥镜业务营业收入增加所致。公司2022 年前三季度毛利率相比去年同期略微下降1pcts,主要原因在于公司2022 前三季度国际业务收入占比有所提升所致。2022 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2.37 亿元,同比增长195.02%,主要增长原因系超声和内镜两条产品线的盈利和积累现金能力比过去大幅增加,公司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工作逐步加强,公司定增融资7.7 亿元。公司现金流水平改善明显。
国际超声市场增速加快,净利率同比增长维持高水平公司国际超声业务相比往年增速更快,高端彩超60 平台产品在国际市场取得较快增长。2022 年前三季度,公司超声收入约8 亿元,同比增长约20%。
软镜收入超过3.3 亿元,同比增长约60%。硬镜收入约0.4 亿元,同比增长约300%。从数据来看,公司超声与软镜业务收入均有较大幅度上涨,增长原因主要系超声和内镜产品线盈利能力增强。净利润方面,公司三季度的净利润增长幅度超130 个百分点,利润增速显著高于收入增速,净利率增长维持高水平。
新产品与高端产品线布局逐步增加,显现产品线规模效应2022 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总额为2.43 亿元,同比增长26.27%。公司预计2022 底或2023 年初推出新一代高端超声平台。软镜产品线预计2023年注册十二指肠镜。硬镜产品线预计2022 底或2023 年初推出荧光硬镜,2023 推出下一代硬镜平台。镜下耗材方面将陆续推出止血夹等高端耗材。
随着公司新产品以及高端产品线布局的逐步增加,产品线规模效应逐渐显现,我们预计2023 年公司营业收入与高端医用耗材业务的拓展有望延续趋势。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8.06/22.47/27.7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1/4.54/5.78 亿元人民币,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研发不及预期;营销团队稳定性风险;疫情反复的风险;新产品获批及市场推广进度不及预期
文章引用数据来源知名财经网站,如东方财富网,新浪财经等。